我有一位朋友,在大家眼中散发著成功职场女性的气质。在令人称羡的公司上班,不仅拥有昂贵的汽车,登记在本人名下的房子更是基本配件。每年海外旅行一、两次是理所当然的,存折里现金也是满盆满钵。
然而,这样的朋友如同口头禅一般挂在嘴边的话语却是这么一句叹息:「人生一点乐趣都没有。」当被问到:「要不要去旅行呢?」她就会用有些冷淡的态度回答:「啊——好麻烦。妳的体力很好嘛!」
如果跟她说:「我有一件想买的衣服,听说最近在打折,我们一起去吧!」那个人就会回道:「妳就穿现有的衣服吧!都已经这把年纪了,还能有什么新花样吗……」一脸倚老卖老的模样,对我说的每句话都表现出抗拒的态度。
我羡慕那位朋友拥有的背景,于是便对她说:「妳这样的人都觉得人生没有乐趣的话,像我这种人不就更惨了吗?因为妳过得舒适,所以才身在福中不知福!」
从外部的标准来看,那些过著不用羡慕他人生活的人里面,经常有像我的朋友一样,对人生感到无聊,内心充斥空虚及忧郁的人。他们表面上拥有成功的人生,实际上却过著百无聊赖的日常生活,个中原因是什么呢?答案出乎意料地简单。
因为那些人没有明确意识到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他们不晓得自己为了什么而付出努力、投入时间与金钱,因此只觉得日常生活十分沉闷无聊。
或者,他们害怕意识到自己真正追求的渴望,又或是对此感到羞耻,也有可能会造成这种情况。如果不能正确意识到自己的欲望,人不仅会开始指责自己,甚至会成为责骂他人或折磨旁人的元凶。
我也有过这种经历。结婚三年后我怀孕了,那时我在职场也待了十几年,为了累积第二份职涯经验,除了努力做好讲师的工作,课余时间全都用来看书、制作资料、通勤听课,即使每天反复这种生活,我还是觉得二十四小时远远不够用。
没想到却意外怀孕,这让我大受打击——虽然这么说对孩子非常抱歉,但当时比起高兴,更多的是担心。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情况总是比想像中复杂,我也曾为此大动肝火。
但是即便如此,我也无法坦率地说出自己的真实心情。总觉得把话说出口,就会受到旁人的指指点点。于是我打算若无其事地进行胎教,故作从容地过著正常生活。孩子出生之后,必须同时肩负工作与育儿的重任,但我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这种态度。
后来,就出现问题了;毕竟在怀孕及育儿方面所要付出努力的量与质截然不同,我的能量终于被耗尽。我永远无法好好睡觉,也总是摆脱不了疲倦的状态,只要有一件小事不在我的控制之下,我就会怒不可遏,渐渐变成一个神经敏感的人。
我始终想不出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种不愉快及疲惫。最终,在濒临崩溃的状态下,我开始对先生发出怒火,以及无止无尽的埋怨。
我认为丈夫之所以不愿意对我、对孩子、对家庭花费时间,是因为他是个只关注自己的利己主义者,对我的爱也已经冷却。我为此大发雷霆,并且用尽各种方法都要告诉先生我在生气。
要是对方没有察觉我的怒气,我就会更加努力寻找杀伤力更大的话语,并且毫不修饰地说出口。然而遇到这种状况时,事情的发展就会与我的期望背道而驰,令我先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自我防御。
每当他说「我也很累」时,都会让我觉得他很后悔结婚,并且对于我们的婚姻十分不满,这反应对我而言如同火上加油,我们之间就这样陷入反复对彼此生气的局面。
许多人把「很累、好无聊、很生气」之类的话当作口头禅,但是当被问起为什么感到疲累、为什么觉得无聊、为什么生气时,却说不出具体的事由。那就代表当事人「也不知道」。在那个时期,我也没有真正了解自己为什么那么愤怒。
那时,我到底想要对我先生说什么呢?在没有尽头的争吵中,我们开始感到疲惫不堪,直到即将走向极端选择前,我才终于反问自己:「妳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想被爱……」
「我想成为对方珍惜的对象。」
「我想要成长,想要获得成功。」
「我想成为大家眼中优秀的职业妇女。」
但是,这些话语一句都没能传达给我先生——不对,也许应该说,我也从未想要传达出去。因为我觉得一旦将这些话语传达出去,就代表我承认自己是个「弱者」,而这伤害了我的自尊心。当时,我学到的新知识告诉我要「察觉欲望」。而且值得感谢的是,这正是我踏入心理咨商的第一步。
我们所希冀且期盼的欲望,永远都是发生在此时此刻的自然现象。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会像过去的自己那样,对此不屑一顾,然后将其抛诸脑后。甚至以「这事不紧急」、「这事不重要」为由,压抑自己的欲望。又或者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但是又装作毫无察觉,进而放弃或切断了自己的欲望。
所以,察觉自己的欲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的我如果睡了一段时间,起床后会先在地板上打开感情卡牌以及欲望卡牌,练习集中注意力,了解那一瞬间感受到的感情与欲望。
就这样反复进行了几天后,卡片上的词语才开始真正进入我的脑袋,不知不觉中,我习惯在日常生活寻找感情及欲望的来源。这种感觉,就好像穿过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灰白云雾。
那时,我才明白自己生气的原因以及感到不安的理由,都是因为不了解自己的内心而产生的感情。与此同时,我心中「想要继续成长,想成为职业女性」的欲望也变得更加鲜明。
但是,察觉自己心中的欲望与将其向别人分享、沟通是完全不同的事。举例来说,虽然我心中怀抱成长的欲望,但是在另一个人的角度看来,「成长」一词的概念也许十分模糊。因此,当我们在传达自己的欲望时,最好将名词替代为动词,利用具体的词语将其表现出来。因此,我对我先生说:
「我还需要一点自己的时间。如果你可以帮我一点忙,情况会好很多。」在我这么说之后,当我为了满足自己成长的需求,需要对方做出具体的行动,就可以更轻松地表达出来。
「如果我能减少一点照顾小孩及家事上的时间,就可以有多一点看书及准备资料的时间,心情也就不会那么著急了。」先生也对我说的话颇有同感,于是便这样回答我:
「看见妳这么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期望,我也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如果妳以后也能这样对我说出来,我会非常感激妳。」我先生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而那个反应令我非常高兴。
仿佛我先生一直在观察努力的我,并给予我相应的认可,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安慰。与此同时,我才了解我先生也有尚未被满足的欲望。正如同我对成长的渴求,我先生也有著「被尊重」的欲望。
如果明确地察觉并表达内心产生的欲望,我们就可以停止对另一方的推测或分析。因为误会和歪曲自然而然地减少,所以对解决关系中发生的矛盾会有很大的帮助,也能为彼此提供更加宽容的契机。
本文摘自远流出版的《你的心,今天还安好吗?:每一天练习对自己多宽容一点》
作者:孙廷沇(손정연)
韩国咨商研究所咨商心理学硕士毕业。
韩国知名的心理咨商师。从2012年开始,她举办免费的「心理之夜沙龙」,为那些因生活艰苦而被疏远的人们提供心理咨商服务,鼓励大家进行自我疗愈,协助与会者亲身实践,积极改善人际关系,拥有更自在的生活。
「你的心,今天还安好吗?」是她对于人们心理问题关怀的重点。在咨商心理学系授课期间,她不断提出这个问题并给予回应,而最令她感兴趣的是:人的内心是如何在建构之后被破坏?又是因为什么而连结在一起?
从这个主题出发的研究,让她不知不觉踏入了心理咨商的行业,不但以此为职业,并且将多年累积起来的经验撰写成各种主题的著作,包括讲述治疗日常生活的小压力而至想要遗忘过往创伤的《告别令人伤痛的事物》,还有以家庭问题为主的《我们是拥有血缘关系的他人》和《我正在与母亲保持距离》,以及为上班族所写的《致今天也带伤工作的你》。
现今为「Sostory」心灵咨商指导代表、法务部矫正委员(东部拘留所/品行委员),从事心理咨商,并提供企业教育课程。
原文地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7589360?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如没特殊注明,文章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