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作者从中学时期到法国交换学生,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寄宿家庭,受到上下两种阶层不同生活体验的洗礼后,开始关注到「惯习」这个主题。「惯习」是社会学家布赫迪厄提出的概念,指的是由社会文化环境决定的第二天性,能决定我们在这个世界的所有行为。惯习每个人都有,但某些人身上的惯习,能使人披荆斩棘,走出康庄大道;另一些人的惯习,不仅使人无法展翼高飞,甚至成为前进的障碍。不过,这可以改变。
所谓的「世界精神」并不想钳制或约束我们,它要我们一步一步向上跃升。──赫曼.赫塞
它就像气场一样,总是环绕在人身边,无论是去开会或约会,参加商务餐叙或在投票亭里,去看房子、参观幼儿园或在超市里,它都与你同在。
它决定你如何计划人生,是否受人尊崇;决定你思考、居住、饮食及说话方式;决定你是否能随遇而安,是否勇于尝试;决定你在社会上的地位,以及是否能接受生命的挑战而成长茁壮。
这个它,就是所谓的「惯习」,决定我们在这个世界所有行为,每个人都有。但某些人身上所具备的惯习,能使人披荆斩棘,走出康庄大道;而另一些人身上的惯习,不仅使人无法展翼高飞,甚至在想大步向前时形成障碍。不过,这可以改变。至于如何改变,就是本书的主题。
含著金汤匙出生
斑鬣狗是种群居动物,生活在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结构里。居主导地位的雌性斑鬣狗,率领一群最多可达一百只的斑鬣狗,形成阶级分明的族群。也就是说,对一只刚出生的斑鬣狗来说,出生洞穴之所在,决定了牠一生的发展。
如果牠的母亲属于族群里的上层阶级,那么这只幼兽美好的一生也随之展开。这是柏林莱布尼兹动物园暨野生动物研究中心研究员奥利佛.汉那及贝蒂娜.瓦赫特在坦尚尼亚的研究结果。在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多年的研究经验,他们知道:「若母亲身居上层,幼兽打从出生起就享有极大的优势。」
阶级低下的雌性斑鬣狗,分娩后不久就要出去追捕猎物。而斑鬣狗界的王子、公主却可以在母亲的庇荫下安心成长,因上层雌性斑鬣狗不必自己出去猎捕,牠只要命令别人出去,之后再从那些地位不够高的雌性斑鬣狗,取走牠所需要的东西即可。
而牠的后代,直接受益于这样的优势:出生在上层洞穴的幼兽,能得到较好的保护,也可以获得更好的营养,因此成长较快。而且牠们从小便熟悉上层斑鬣狗的典型行为模式,可说是从母奶中就获得保证成功的惯习,使牠们一生都处在族群的上层。
出身于上层家庭的雌性斑鬣狗,也会变成斑鬣狗母性社会中的领导者,雄性斑鬣狗则会加入新的族群,知道如何讨得最具主导优势的雌性斑鬣狗欢心,能比对手更早且更频繁地产生后代。
领养的斑鬣狗幼兽也跟养母的社会地位一样,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出斑鬣狗幼兽的地位是由社会继承而得。而领养与亲生的幼兽之间的地位高低,则与牠们是领养或亲生并没有什么关系。
就像斑鬣狗一样,人类也是以不同的条件开始一生的发展。
根据一个人出生在上层、下层或中间阶级,一个成功因子是多或寡的惯习也就形成了。这也造成一个人在行为、生活方式、社会地位、语言、资源、成功机会及生活期望等各方面前进的推力或阻力。
细微的差异
我十六岁时到法国当交换学生,第一次明确体会到惯习所导致的差异。我们这一团来自巴伐利亚东部的中学生,到离艾菲尔铁塔十公里左右的巴黎近郊参访游学。
随团老师将我这个颇受家庭保护的典型西德中产阶级小孩,分配给这样一个接待家庭:住在灰暗无光的公寓大楼住宅区里,父母是轮班上工的工人,晚上打开义大利饺子罐头热一热就是晚餐,拉开厨房抽屉还会发现蟑螂。
这种地方我待上一天已经非常勉强,但随团老师只是耸耸肩,在没有手机,没有WhatsApp的年代里,爸妈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这时,我的一位朋友说服她的接待妈妈,让我跟她住在一起。如同童话一般,我突然置身于一个富商家庭里:雕花天花板、古董家具、父母之间仍然使用敬语称呼彼此、餐桌上谈论的是高尚的话题、家庭音乐会、龙虾,书架上是封面烫金,内页采用圣经纸印刷的七星文库版法国文学经典名著。
典型的法国大资产阶级,或者至少很像是。不过这样的生活方式也跟我家截然不同,尽管这一切都让人心动,我努力想融入,也受到非常友善的待遇,但是,我仍然无法摆脱身处异境的陌生感:无论我多努力,我的数学或法文成绩再好,但这仍然不是我的世界。
巴黎短短几周的遭遇,形塑了我对美好生活的想法,也令我生出从未有过的企图心。不过,要等我进入大学后的第四或第五个学期,我才有能力处理这段经验。身处两种有如天壤之别的环境,尽管理由不同,但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
那年我修的课程书单出现法国社会哲学家皮耶.布赫迪厄的著作《区判: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当时才刚出版的这本书,如今已成为社会学经典。书中,布赫迪厄分析了上层、中层及下层阶级典型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观。
我还记得,这是一本精彩的书,尽管超过千页,且不容易消化,但它教我认识一个概念术语,可以精确描述我在法国当交换学生时的体验,这个术语就是「惯习」(Habitus),源自拉丁文动词habere,意思是「拥有、持有、随身携带」。
我从布赫迪厄那里学到,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偏好、品味判断、行为准则及习惯,都是从惯习衍生出来的。
出身环境及所受教育带给我们的经验,形塑了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基本态度:是入不敷出还是绰绰有余,孩子房间里摆的是五十本书还是PlayStation游戏主机,去哪里度假或者根本没去度假,父母鼓励孩子发展的性格是勤奋还是想像力,爸爸喜欢慢跑还是打猎,以上这一切在我们生活中视为平常之事,决定了我们如何定义人生,以及生活追求的目标。
许多我们认为应该注意的事物,都与我们成长的社会条件有关,但在表面上看起来却似乎只是个人决定而已。意思也就是说:惯习既是社会地位的结果,但同样也是表现。不必特别做什么事,它就会泄漏出我们所处的社会阶层。
具备前一○%──或者前三%更好──阶层惯习的人,能起飞高升,没有的人就无法。这很不公平,可是现实就是如此。
本文摘自如何先觉出版社的《惯习Habitus:轻松做好准备,跃向人生颠峰》
作者:朵莉丝.马尔汀Doris Märtin
语言和文学博士。自从中学时期到法国交换学生,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寄宿家庭受到上下两阶层不同生活体验的洗礼后,便开始关注「惯习」这个主题。在近六十岁完成本书,以表达一生研究阶级文化影响力,以及对成功人士的各种近身社会观察。
从事写作、咨询、教育训练。20多年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咨询、讲座和辅导,并赢得全球声誉。撰写的20本书已被翻译成世界十多种语言。
原文地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7530092?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如没特殊注明,文章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