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APP,点击感兴趣的车型,滑动手指,360°全景图片让人仿佛置身车内。点击屏幕,选择喜欢的颜色和配置,再在网上缴纳订金,就会有销售人员接洽购车的后续步骤。
几十年前,中国人想要买车,除了高昂的价格外,还要通过管理部门的层层审批;十几年前,在汽车经销商店里面对面交易,是当时人们习惯的购车方式。如今,随着汽车产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网购”逐渐成了越来越多消费者买车时的选择。
改革开放四十年,无论是中国的汽车工业还是百姓们的用车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的东风让中国的汽车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的巨变,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更让汽车从人们眼中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变成了今天平常百姓家的出行代步工具。截至2018年9月份,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35亿辆、连续九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买车,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产业加速 引进合资让轿车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把时间的轴线拉回到40年前——对外开放的大门刚刚打开,中国经济进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望着国门外陌生的世界,我国的汽车人们一方面震惊于自身和世界汽车工业的巨大落差;一方面踌躇满志,摩拳擦掌着筹备属于自己的民族汽车工业。
“一开始,我国本打算自主开发轿车产业。但是世界汽车工业早在19世纪末期就已经诞生,几十年的技术差距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赶上,在走了不少弯路后,中国汽车工业开始寻求合资之路,以求弥补技术和资金的差距”。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副董事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汽车工业改革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之一,胡信民这样回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从头研发轿车的生产、建立体系花费的时间成本太高了,”他说,“改革开放的到来,让中国的汽车产业开始能够对外引进技术和资金,让中国汽车看到了快速赶上世界汽车工业的可能。”
“1978年11月9日,邓小平同志专门对汽车合资作出批示:‘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汽车也可以搞合资经营。’”胡信民说,“自此以后,我国的汽车工业开始走上一条合资的道路。”
现年91岁的大众集团前董事长,卡尔·哈恩博士是当年促成中国汽车工业和大众汽车合资的关键人物。12月中旬,他又一次来到了中国,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人生中最大的骄傲就是亲手在中国促成了两家合资公司的建立。
上世纪80年代,哈恩力主大众进入中国市场。当时,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公司都拒绝这样做。他回忆,“大众集团来到中国,是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大众汽车进入中国市场初期是凭借高层的接洽来推进的,当初我跟随时任德国总理科尔访问中国,参加了所有的与中方领导人的会面与洽谈,我们意识到,中国有一套自己的发展理念,正在推行市场经济,且有着一套完整的策略与执行手段。我对此印象深刻,并且觉得耳目一新。在经过一番市场调查,特别是和当时的上海汽车拖机联营公司有了进一步的接触和交流以后,更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的信心。当时只有我们有这样的信心,其他外国汽车公司没有这样的信心。特别是对于很多外国汽车公司来说,它们并没有把它们的技术转让给中国的想法。”
造访中国后,卡尔·哈恩确信中国政府正在筹备向市场经济进行转型。他认为,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的转型更具成功可能,因为当时中国正在向全世界取经,并将市场经济领域和教育领域内最好的经验和案例带回中国学习研究。在经过了一番考察后,大众作出了集团发展史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成为中国这个世界领先的国家的一位企业公民。
后来的历史证明了哈恩选择的正确。“现今的中国已超越美国、德国成为德国车企最大的市场,大众每生产2辆汽车就有1辆销往中国。”哈恩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中国的改革开放。”
“以大众汽车为代表的外国车企在与中国企业实现合资以后,还把许多国际知名的零部件供应商引入国内,逐渐帮助我国建立了完整的供应商体系,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这样评价合资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
夯实基础 零部件国产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产业基石
合资企业的成立,带来了外方资金和先进的汽车技术,加速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是想要真正成为汽车制造强国,零部件的国产化才是基石。即便有着对外开放带来的有利条件,也没有捷径可走。
如没特殊注明,文章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