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15日在广州登场,美国之音报导,今年与会的境外采购商人数虽创新高,但欧美采购商仅占12.5%。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外贸前景不乐观,出口放缓趋势恐难靠这样的展会扭转局势。
美国之音17日报导,每年春夏各举办一次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素有「中国外贸风向标」之称。 据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报导,本次线下参展企业超过3万家。另据人民网统计,本届广交会吸引到逾200个国家的境外采购商近25万人观展,创历史新高。其中,来自「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采购商占75.7%,金砖国家占20%,中东国家占13.4%,曾经是中国出口最大买家的欧美国家,则以12.5%的占比,敬陪末座。
美国之音报导引述一位来自深圳的参展商的抖音影片,他观察到,一天下来他摊位前完全没见到美国人,欧洲人只有一两个,剩下的全是俄罗斯、印度和中东人。且今年的采购商发达国家较少,发展中国家较多,且对价格敏感,让他这种走「高质高价」精品路线的参展商很吃力。
报导指出,中国外销冷有其征兆,广交会开幕前一天,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出口数据就不尽理想,据统计,中国9月出口仅年增2.4%,远低于8月的8.7%增速,也是4月以来的新低增速。与此同时,进口也仅年增0.3%,低于8月的0.5%增速,也远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测。
报导引述致理科技大学国际贸易系副教授张弘远分析,明年上半年的国际局势仍充满不确定性,加上11月初的美国大选结果恐影响未来美中贸易的走势,因此,各国厂商在采购上都谨慎下单。此外,中国近期不断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外国采购商在等待人民币贬值后再下单,届时报价更低。
报导还引述国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梁书瑗分析,广交会客商结构调整并不利于中国出口的整体表现,因为从中东国家、金砖国家到一带一路共建国,购买力都远低于欧美国家,对中国出口的贡献有限。
梁书瑗指出,中国的经济前景不容乐观,例如,9月底公布的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不仅重回荣枯线以下,也创下去年8月以来的新低,而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制造业PMI则为49.8,虽是5月以来的新高,但也是连续5个月处于收缩区间。
美国讯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则指出,美国采购方向发生很大的变化,过去在美贩售的各类小商品清一色都是中国制造,但现在产地多是越南、印尼或马来西亚。他分析,产业链转移约需两年时间,中国出口已流失近两年,因此,欧美供应链「去中国化」已成形,绝非中国官员形容的这只是「短期影响」。
原文地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3/8299026?from=edn_subcatelist_cate如没特殊注明,文章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