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独立媒体人、《长安十日》作者江雪表示,大陆党媒环境在1995年市场化媒体兴起后,曾出现过松动的「黄金年代」,媒体愿意突破禁令,一度起到引领社会议程、聚焦公民权利、鼓吹市场法治的作用。但习近平上任后,公民社会面临系统性地控制,媒体已博弈不过体制,「大家都放弃了」。
新竹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22日邀请江雪线上演讲,以「从『改变中国』的幻灭到独立记录的可能—我所经历的新闻业变迁」为题,分享了对大陆媒体环境的观察。
从业20多年的江雪表示,八九民运(六四事件)以后,中国深陷一片沉寂、肃杀,后来受邓小平南巡倡导市场化改革影响,大陆党报体制曾于1995年出现松动,市场化媒体应运而生,例如大陆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在成都创办。尽管都市报仍为党报的子报,但功能不再是报导领导讲话、党的政策,会关注市民关心的议题。
江雪指出,当时的媒体得以展现「新闻专业主义」,例如2003年《南方都市报》发布调查报导《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揭露被以三无人员为由收押的孙志刚,遭广州收容所人员打死;或如2005年媒体曝光「聂树斌案」等,当时大陆全国媒体基本上没有错过这两个案件,并做了深入的调查报导。
江雪回忆,那时媒体一度起到引领社会议程、聚焦公民权利、鼓吹法治的作用。透过媒体搭建平台、设置议题,进而促进讨论,最终转向政治与体制问题。各省也都有自己的强势媒体,媒体间会相互交流,使讯息容易扩散为全国性议题。
「本世纪初,中国媒体基本上掌握在泛自由派的读书人手里,」江雪如此形容道。虽然根本体制没有改变,但媒体对公民社会的成长感到乐观,会吆喝著政府的开放政策、借题鼓吹著各项改革,「有时候会忘了水晶灯上的巨蟒随时可以吞噬掉这一切。」
江雪以「黄金年代」形容这段市场化媒体能有所作为的时期,但她强调,「并不是真的有个黄金年代」,党的审查和控制仍悬在头顶,只是媒体愿意与体制博弈。
然而,2013年,巨蟒动了。江雪指出,当年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成为中国大陆近十年新闻业的转折点。当时,广东省委宣传部在新年特刊出版前,要求对内容进行大幅度修改,打破事后审查的承诺,转为事前审查。也在同年3月14日,习近平当选大陆国家主席。
江雪提到,习上台后颁布了「七不讲」,使普世价值、新闻自由、公民社会、公民权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错误、权贵资产阶级与司法独立都成为敏感词。2014年,数百人死亡的「长江沉船事故」发生后,未见中国媒体有深度报导,媒体不再会突破禁令,如同是新闻业的「断崖式崩塌」。
「最近十年,大家都放弃了,不再博(弈)了,因为你就博(弈)不过他们(体制),」江雪说。2016年,习近平再提出了「党媒姓党」。
江雪表示,这些年当局透过许多方式摧毁传媒业和公民社会,例如以党控制系统来禁止报导,透过立法、司法严惩各种异议者,甚至在微信群说了家里的事,警察就会上门。另外,当局还系统性地抹杀记忆,成立新闻宣传国家队,电影局、新闻出版署已都由中宣部(中共中央宣传部)管理。
江雪回忆,她曾在2020年撰写一篇评论疫情的文章,结果警察立即上门将她带走,同个时间,她撰写的人权律师文章反而没被过问。「他们对疫情的反思很敏感,」江雪指出,当年四、五月,武汉封城刚结束,当局便宣传著疫情在全球蔓延,但大陆已成功控制了疫情,很早就开始窜改关于疫情的叙事。
疫情期间,已成为独立记者的江雪,也以日记形式撰写网路文章《长安十日》,记录2021年底至到2022年初西安封城见闻,文章发布后在网上「活了两三天」,但是「在文章发布的第二天,两个穿著白色防护服、戴著口罩的警察就站在我家门口,非常诡异」。
尽管公民社会面临当局系统性地控制,但江雪认为,在疫情期间发生的白纸抗议(白纸运动),便是基于人们本能的反抗,「极权之下,人们总是会反抗,而且这种反抗有它的价值」——即戳破了疫情期间管控的神话,「人们并不会永远的屈服」。
江雪说,她经常听到一种声音问及「你们中国人是不是蛮习惯『这样』的状态?」但她认为不是如此,只是中国人内心真正的声音无法让外界感受到。所以她持续进行采访工作,也始终希望做一名能正常表达的人。「我不是很乐观,但没有放弃希望」。
原文地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3/8310623?from=edn_subcatelist_cate如没特殊注明,文章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